免费营销有四种基本使用形式:完全免费、部分免费、限制性免费和伪免费四种,这四种方式各有优劣,请听小编一一道来。 1、完全免费 这是应用最广,也最好操作,通常也是最有效果的一种方式。 广告大师霍普金斯发明的“派样”,我们经常在超市遇到的试吃试饮等,都属于完全免费。 完全免费又分为两种: 一种是同品完全免费,比如一般的派样,送的样品跟它要销售的产品是一样的,即先让消费者进行消费体验,从而促进其购买; 还有种是异品的完全免费,比如,百度给网民提供免费搜索服务,收企业主的广告费,腾讯给网民提供免费的即时聊天工具,收取广告费和游戏者的费用,这被所谓的“互联网思维”叫做“羊毛出在猪身上,让狗来买单”。 还是那句话,免费营销的商业本质是交叉补贴,我们找到那不同的交叉项,就可以创新出不同形式的营销手法甚至是商业模式。 2、部分免费 通常采用“部分免费营销”的产品都比较复杂,经营者会在系统产品中拿出部分项目免费,吸引更多客源,从而在其他项目上得到更多利润,还是交叉补贴。 比如旅游产品,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组合包括“吃住行游娱购”,很多景区为吸引客流,会采用免门票的营销方式,如果推广得力,就能带来餐饮、住宿、娱乐、购物的销售增长,远超门票收入。 3、限制性免费 最复杂的、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又被企业最广泛采用的当属限制性免费。限制性免费通常又分为以下四种: (1)最常见的是消费限制,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买赠、满多少送多少,消费后送抵用券等等,种类繁多。但消费限制性免费模式,很容易做成变相的降价,多数效果并不理想,即使短期有效果,一旦取消赠品,立即就会引起消费疲软。 (2)人数限制,“赠送XXX,仅限200名”,“在某市征集100名XX见证者”。这种方式旨在强调机会的稀缺性,并且对于较高价格的赠品来说,也能够控制成本。这种形式如在终端执行,往往采用在活动期限内,每日限制多少人数,该形式貌似简单,实际执行难度不小。 (3)人群限制。 ①最常见的是会员免费。 ②除了会员制外,也还有其它的人群限制免费模式,比如“当地居民凭身份证免费领取XXX”,“为六十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XX”等等。 (4)交换式免费。如果交换式免费的应用对象是顾客,其实质是一场互动营销:顾客参加企业组织的活动,回答他们的问题,按照他们的要求写征文,介绍朋友参加,甚至填写一张资料表,都有可能获得企业的免费产品或礼品。 4、伪免费 最后一种免费营销的基本形式——伪免费:它主要是制造一种免费的感觉。 1)最典型的当属“零首付分期付款”,一般针对比较大额的商品,如房、车等,它起到的作用是,让你觉得没花钱就拥有了自己想要的,因为“损失厌恶感”的原理,一旦觉得变成自己的,就割舍不掉了。 2)POS免费赠送,但免费赠送的实质还在于抽成; 3)微信、支付宝服务商,这些人也大多也从事POS机服务商的工作,但是随着线下能够开发的资源越来越少,这群微信、支付宝服务商也开始面临市场红海的困扰。 |
请发表评论